男篮世界杯惨败,中国男子三大球遮羞布被撕下,UTMB 中国力量创历史最佳成绩
上周的体育热词是篮球,更确切地说是中国男篮。世界杯惨败撕掉了中国三大男篮的最后一片遮羞布。
▲中国男篮大比分负于菲律宾队,结束世界杯之旅。
赛后,业内外的反思都集中在中国队与世界队的差距上,本届赛事表现最好的中国球员赵睿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联赛的强度无法与世界杯相比。
▲中国男篮后卫赵睿是队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强烈求胜欲望的球员之一。
但就在上周,地球上最牛逼的越野赛事UTMB落下帷幕。在赛事举办20周年之际,中国力量在勃朗峰上表现亮眼,创造了多项历史最佳。在OCC组,姚淼获得女子组第三名,关友胜、孟广富、罗涛分列男子组第四、第八、第九名;在CCC组,沈嘉胜获得男子组第二名;在观看人数最多、参赛时间最长的UTMB组中,项福照以24小时50分33秒的成绩获得女子组第四名,总排名第36位,打破了中国女子UTMB最好成绩。
▲UTMB已于上周末开赛。
男篮输球后,舆论习惯性地将矛头指向体制。其实成本最低的攻击往往指向体制:不针对个人,不伤害感情。最重要的是,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所以观点不需要承担太多的责任。一些真真假假的阴谋论,被用新媒体手段包装起来,传播到舆论场。一条高赞评论称,即便东契奇和梅西出生在中国,也会在质疑、送礼送钱、饮酒文化的海洋中失去才华。
有意思的是,在公众的认知中,在东京奥运会的辉煌之后,在中国女篮夺得世界亚军之后,甚至在中国运动员在UTMB赛上创造历史性成绩之后,很少有人把这些荣誉归功于体制。
有多少人知道“阿拉蕾”的故事?她从小在福照山村长大,靠跑步上学,毕业于遵义医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后辞去工作投身专业越野赛。这难道不是体教融合、职业转型路径下,新时代运动员的理想模板吗?
▲项福照在UTMB比赛中。
小学自然和科学课教我们,同样的土壤可以结出不同的果实。
你看,同样是体育项目,同样是中国运动员不占优势的项目,但是中国篮球和中国越野的表现却截然不同:20年前,中国男篮是亚洲不可撼动的霸主,北京奥运会姚明率队打进8强。20年后,我们在面对亚洲球队时,已经没有必胜的把握。20年前,中国越野连起步都算不上,大家可以出去踏青,可以野炊,可以上山采蘑菇采药,但从来没人听说过有比赛。20年后,中国运动员脱颖而出,不仅频频创下亚洲新纪录,而且有希望登上领奖台,甚至夺得冠军。
如果不是系统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呢?
从更人性的角度讲,是激情、梦想、专业,是浮躁的社会氛围。更客观地说,是生存的危机感。运动员一松懈,就意味着失去赞助、失去奖金,失去自我实现的动力,很难失去自我驱动的效率。这才是中国越野跑运动员,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极限的本源动力。
从物质层面看,即便是在三年疫情期间,中国顶尖的越野运动员也克服重重困难,远赴国外参加国际一线赛事。同时,在国内越野人群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世界级越野赛事在中国举办。包括最近宣布的山西云丘山越野赛,在中国举办的 UTMB 世界系列赛将在 2024 年增至 3 站。换言之,中国越野跑者从未停止关注世界、追赶世界。
相比之下,国内顶尖马拉松运动员参加国外比赛的频率并不高。这也导致中国运动员因为不适应气温、湿度、赛道坡度、比赛节奏等问题,在为国征战的世界大赛中成绩不佳。正如赵睿所说,中国篮球联赛的强度没法和国外相比,但没有制度阻止你出国打球。周琦想去澳大利亚不就去了?这不还是个人选择吗?说白了,还是人的问题。
更有悲观的声音认为,中国男篮的失败是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失败,是中国职业体育发展路径的偏离,是中国与世界脱钩的表现。中国男篮的失败,不仅导致篮球运动员数量的下降,也导致中国体育运动员数量的下降。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太容易对未来产生担忧了。运动是人类基因里自然的欲望,当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体几乎必然会选择贴近自然的体育活动。也就是说,是否参加体育运动、参加什么运动的选择权永远掌握在民众手中。民众不会因为一份文件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就去健身房,也不会因为中国男篮输给菲律宾就远离篮球。论制度,南苏丹的制度并不比中国好;论参与人群,越野跑的受众怎么会比篮球大?
我们要相信人民,相信法律,相信历史的进程。
体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社会怎样,体育也怎样。
我们处在百年不遇的复杂局面,怎能指望体育界只有鸟语花香、万事顺心呢?
你不能指望镜子能自我美化。
所以,别急着伤心,别急着哭。梁龙不是唱过吗:东方不亮西方亮。梦见金子之后,可以梦见黄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