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篮球赛程设计师》跨学科项目活动学习
学习
篮球赛程设计师
项目起源
四年级篮球比赛刚刚结束,我就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有同学说:“这不公平!4.7班能拿到第五名,我觉得他们班没有我们班好。” 有学生立刻附和道:“没错,4.5班第二轮轮空了。” 最终,他们至少能获得亚军的位置。 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面对这种情况,孩子们思考:如何安排赛程,保证比赛公平公正? 为了让孩子们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比赛不公平,四年级将数学中的“匹配问题”与“比赛次数”相结合,开展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我是篮球赛程设计师”在体育教育中。
现实情境中的跨学科学科学习,由于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创造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 因此,开展了本次《我是篮球赛程设计师》》跨学科项目活动学习。
活动图
询价流程
01寻找“不公平”理由——淘汰赛
课前,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采用访谈法、资料查阅法等方式对篮球比赛赛制进行了调查。 了解篮球比赛的赛制包括淘汰赛和循环赛,循环赛又包括单循环赛和双循环赛。
然后。 我们在课堂上研究了淘汰赛,我们了解到所谓淘汰赛就是球员两两对决。 只要输一场,他们就会被淘汰。 获胜的玩家进入下一场比赛,直到决出胜负。 在研究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有n个班级参加比赛,要确定冠军需要进行n-1场比赛。
由于每轮淘汰都会淘汰班级的一半人,所以冠军的确定会相对较快。 但淘汰赛也有缺点。 比如去年的冠军和亚军被分在同一组,亚军很有可能在第一轮就直接被淘汰。 这也可能像四年级的篮球比赛一样,有些球队可能会在多轮比赛中轮空,所以这是不公平的。 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02.探索多种形式的赛制——循环赛
为了让比赛更加公平,循环赛诞生了。 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发现,如果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每两个班级进行一场比赛,如果有4个班级,则总共要进行6场比赛才能决出冠军。 在探索单循环竞赛规则时,学生发现,当队伍较少时,用图形表示比较容易,但当数量较多时,就很难统计,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通过动手练习、合作交流,孩子们发现单循环赛有n个班级参加,共进行n(n-1)÷2场比赛决出冠军。 与淘汰赛相比,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比赛机会,大大提高了公平性。
但此刻,失败的一方又不服气了。 他们认为,在你们的主场比赛以及对场地如此熟悉是我们球队输球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实力的问题。 这种关于主场优势的争论似乎有道理,于是就进行了双循环赛。 如果四年级9个班级进行单循环赛,则总共要打36场比赛才能获得冠军; 如果进行双循环赛,则需要打72场比赛。 这需要太长的时间,对我们来说似乎不现实。 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
03亚运小组循环赛“公平性”研究
杭州亚运会刚刚结束,亚军争夺战仅进行15天。 还有时间限制。 亚运会篮球比赛将如何进行? 通过观看视频,孩子们发现:第一步:先分组进行单循环赛; 第二步:每组前两名晋级8强,然后进行淘汰赛。 孩子们设计并运用了亚运会篮球赛制——小组循环赛进行比赛。 他们发现,如果有8个班参加比赛,需要12+3=15场比赛才能决出冠军。 如果有9个班级参加比赛,则需要6+10+3=19场比赛才能决出冠军。 这样既公平又节省时间。
04学校篮球赛季赛程设计
如果采用小组循环赛制,我们会将全班分为5个小组,分别代表5个年级。 我们首先将每个年级通过抽签分为2个小组,然后设计小组赛赛程。 每组前两名晋级淘汰赛。 经过小组讨论,孩子们的设计是,A组第一名对阵B组第二名,A组第二名对阵B组第一名,获胜者晋级冠军。 亚军争夺中,两支落败队伍争夺第三名和第四名。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从他们最想了解的“如何公平竞争”开始。 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在老师多方面的指导下,独立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理解了篮球比赛的赛制。 ,认识到淘汰赛和循环赛的优缺点,了解到先打单循环赛再淘汰赛既公平又省时间。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还将课堂知识拓展到生活中。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合理安排竞赛活动。 意识。
作词:隋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