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兴加盟日本 B 联赛,成为中国大陆首位有国字号背景的球员
乙级联赛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成为亚洲顶级篮球联赛之一,刘传兴是首位加盟乙级联赛的具有国家队背景的中国内地球员。
那么我们需要了解 B 联赛的哪些信息呢?
队长和对中乙比赛非常熟悉的网友叶遥进行了聊天,请他介绍一下我们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问:日本联赛的外援政策是怎样的?刘传兴和其他外援一样吗?会不会受到政策影响?
答:刘传兴是“亚洲外援”,他在乙级联赛的地位相当于归化球员。乙级联赛规定每队最多可以签下三名外援和一名亚洲外援或归化球员,外援出场政策为四节八人(但不包括归化球员和亚洲外援)。每节最多可以有两名外援和一名归化球员(或亚洲外援)上场。
问:B联赛中来自亚洲的外援多吗?
A:据我所知还挺多的,B1有几位菲律宾外援(索托、拉莫斯等,大概六七人),三名韩国外援(李大成、杨在民、张民国),还有一名中国外援(王维嘉——爸爸是中国人,妈妈是日本人,据说在前辽宁青年队踢球,后来在日本读高中)
刘传兴所在的B2,除了他和李圣哲之外,还有一名菲律宾外援(基弗·拉维纳)和一名台湾外援(刘俊廷)
当然,绝大多数外援还是来自美国的黑人,偶尔也会有一些来自希腊、西班牙、立陶宛等地的外援,而且大部分都是内线球员。
中国选手王维嘉
Q:好像日本联赛中年轻的外援并不多?
A:亚洲小外援打外线的比例比较高(包括前文提到的拉莫斯、王维嘉、刘俊廷、李大成等),其他外援大多是内线球员。B1也有几名前锋和一两名小后卫,B2基本都是大外援。
问:为什么不启用年轻的外援?是为了培养国内球员吗?
A:应该不会,我觉得主要是日本队缺少强力的内线球员,大部分球队中最高的日本球员往往也只有2米多,就连比较普通的外援也比他们强壮很多。
其实按照CBA的逻辑,三外援中给外援一个可能更合理,但你知道日本人一向很固执的……别人找三个大外援,我也找三个大外援,不然配不上,我强迫症要把我逼疯了怎么办(笑)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实力更强的小外援(比如CBA的马尚、弗格、布莱克尼)通常身价更高,考虑到日本的国情,聘请大外援确实更划算。
在B1的篮板榜上,第一位名字里没有片假名的日本球员直到第73位才出现,而且是一名前锋后卫。第一位中锋是第90位、38岁的竹内耕介
Q:这么说来日本联赛的工资高吗?
A:不同球队之间的薪资差距非常大,日本联赛在这方面和中国联赛差不多,不像NBA那样一切都公开透明,豪门球队和普通球队的薪资规模相差十倍也是常有的事。
问:日本联赛没有工资帽吗?
A:据我所知,好像没有工资帽、顶薪的概念,也没有赛季中期球员交易。联盟不是大户人家管理的,你们球队自己谋生。一般能吸引多少赞助,就决定了能花多少钱。球队的财力完全取决于球队的运营能力和所在地的经济水平。
问:征集赞助的情况怎么样?
A:这可能是B联赛和我们国内的CBA最大的不同——日本联赛只卖重大比赛(比如全明星总决赛)的转播权和冠名权,其他的不管,所以大部分球队只能努力争取赞助才能赚钱。
每支球队的赞助商种类繁多,大大小小不一,不只一两家,而是几十家。大公司有丰田、三菱等知名巨头,小公司则有地方银行、小吃店、酒店,甚至医院、连锁超市等。同一场比赛中,两支球队的球衣赞助商可能完全不同……
单从这张图片上我们就能看出有 Under 、、Asics、 等几个品牌。
这些公司的赞助占到了乙级联赛球队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余收入则来自于门票销售、联赛分红、周边销售以及球队自己开发的当地儿童训练营等。
我这里正好有一件球队训练服,你看,上面全是各个赞助商的权益,看上去就像F1车手的球衣。
Q:看上去日本队伍的营收压力很大?
A:这么说吧,职业联赛,赚钱才是硬道理。
川渕三郎在将日本联赛整合为乙级联赛时,就定下了一条规则,一支球队不能连续三年出现赤字,否则就要降级或者取消资格。因此,乙级联赛的每一支球队都必须讲究性价比,扎根于社区——要知道,篮球在日本本来就不是很普及,想要在棒球和足球之间分一杯羹,自己的球队不可能装高端。亲民、做好事、服务社区,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正因如此,乙级联赛特别注重球迷的观赛体验,将赛事包装得非常好。联盟会要求各队统计每场比赛的到场人数,每赛季都会有专门的记录仪记录各队上座率最高的比赛,上座率最高的球队会获得奖励。同时,联盟还会将分红与上座率挂钩,观众越多,球队就能拿到越多的分红。
上赛季的全明星视觉设计
此外,乙级联赛也认为,这项运动的职业化发展,单靠这项运动的粉丝是无法支撑的,因此只有将其娱乐化,让大众将比赛视为一项娱乐活动、日常消遣,才能将职业体育的市场化运作进行下去。在加盟联赛的指标中,除了要求连续三年不出现亏损外,主场座位数、设施条件、交通是否便利等也被纳入入盟标准,还会举办各种球迷活动或线下社区活动,吸引球迷前来观赛,真正让联赛在当地、社区扎根。
当然,从竞技角度来说,过度讨好球迷未必是好事。比如有些球迷特别喜欢的球员,即使年纪大了,打得不好,也会被球队当作吉祥物保留。没错,我说的是田卧勇太,他其实在2019年之后就打不了了。他连续几年场均得分都只有几分,但直到这个赛季才留在球队。
拔河比赛中的田布勇太(中间那个留着大爆炸头和胡子的人)
问:我记得几年前有一位球员在50岁的时候退役了,他叫折茂雄彦?
A:是的,但是织尾雄彦在49岁的时候,场均还能拿到5、6分,所以还是很厉害的。
Q:刚才我们提到了日本联赛有升降级制度,对吗?
A:是的,日本联赛其实分为三个级别,B1、B2是“职业联赛”,下面还有一个B3,每年有升级和降级两个名额。
比如此次刘传兴加盟的千叶A,上赛季还在B3打球,去年升入B2,战绩非常不错,差点拿到晋级名额,实现三级跳,所以此次招募刘传兴,估计也是想再冲击一下(球队今年的战绩也非常不错)
不过这次升降级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那就是球队不能随意迁移到不同的主场城市,球队必须扎根当地,这也是乙级联赛扎根当地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B1联赛,24支球队
B2联赛,14支球队
问:刘传兴现在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吗?
A:前面也说了,亚洲外援不占满四节八外援的名额,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刘传兴上场是没有什么政策门槛的,只要他能打好,就可以留在场上。
但目前千叶A的外援实力还是比较强的,球队的核心是布兰登·阿什利(),场均18分8篮板,没错,他在2020-21赛季效力于NBL的东南墨尔本凤凰队,是周琦的老队友,当时他场均9分5篮板,靠着投射能力抢到了很多上场时间。
另一位是德里克·巴顿( ),场均16分10篮板,同样在NBL打球,2022-23赛季在NBL场均12分8篮板,命中率63.5%……
此外球队还有场均11分7篮板的亚历克斯戴维斯,同样打内线,还曾是B1的盖帽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刘传兴在球队中的作用或许并不是太核心,很可能就是被当做一个改变节奏的战略武器而已……
问:从这个角度看,B联赛的竞争压力不小……尤其是外援之间的竞争。有点像CBA,外援之间相互竞争。
A:内线球员的竞争确实很激烈...大部分外援都有NCAA的经历,也不乏海外老将,即便是在B2,也有不少像阿什利这样实力的内线球员,不少球员都有能力加入各自国家队。
Q:之前您提到过各个团队的财力都不一样,会不会有超级银河战舰呢?
A:当然有。比如B1的东京电击队现在战绩是13胜1负,除了外援,还花钱引进归化球员,球队得分榜前六名前五名都是外援和归化球员,本土球员场均只能得几分……
该球队之前曾向河村优辉提供过2亿日元的合同,但是河村优辉没有去……
Q:那你为什么不去呢?是不是因为不喜欢钱啊(狗头)?
A:啊,这个…我先说一下日本职业联赛和校园联赛的联系。
众所周知,日本联赛才成立没几年,各队的青年队也才成立不久,大多还是以校园体育为依托,却没有选秀制度(似乎觉得现在的人才库支撑不了,再加上两级联赛并存),所以在接应新人的问题上,就照搬了邻国日本足球联赛的一个“特指新人政策”。
这个政策大致意思是,大学联赛的球员如果想提前体验职业联赛,可以主动联系乙级球队,如果球队同意,就可以进来参加职业队的训练,甚至帮助职业队打职业比赛。理论上,只要球员还没大学毕业,每年都可以换队。
但这类球员是无薪的,参加职业联赛的轮数也不能超过总轮数的1/3。在这种模式下,大学生球员想要早日出人头地,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球队的选拔。当然,除了自荐,也有职业球队主动联系大学教练,说想要某某某,但比较少见。
川村勇辉就是这种模式的球员,大一时在三原,大二时去了横滨(都是挖角来的)。川村在横滨打得很好,觉得横滨对自己好,所以心存感激。于是大三时退学,决定打职业,留在横滨(特指新秀退学后可以加入任何球队),说是要为横滨拿下冠军。
当然,横滨给他开出了不菲的薪水,2年年薪1亿日元(折合500万人民币),现在他场均可以得到25分,是联盟得分王(含外援)。
Q:日本联赛本土球员和外援的实力差距大吗?
A:总体来说还是很大的,从这个方面来说,乙级联赛比CBA好不了多少,不信你看个人得分榜,前50名里大概只有4个本土球员。但问题是,这4个本土球员里,有3个场均20+的得分,分别排在第一、第二、第四位(川村勇辉、富樫勇辉、安藤志也)……这就有点难以应付了。
不过这也只是本赛季的情况,上赛季只有这三人场均得分超过15分,对于大部分日本本土球员来说,场均得分能超过10分就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
B2联赛就更是如此,本赛季日本球员中好像没有一个能拿到场均15分的球员……
马场雄大本赛季回到了日本,他的数据不如在G联赛那么好。
问:最后一个问题,您认为CBA和B联赛哪个更好?
A:单从竞技水平上来说,CBA无疑更高,毕竟我们是人口大国,运动员数量多,青训体系也相对大陆完善,从竞技水平上来说,CBA肯定领先。
至于运营健康度,我比较喜欢B联赛的运营模式,相比CBA公司包罗万象的模式,我比较羡慕日本这种把球队扎根在社区、扎根在群众的模式。我觉得日本这种把比赛扎根在观众心里的想法,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和与当地社区的联动合作都很好,这也是我们联赛需要的关键因素。
我相信如果CBA联赛也能够重视这方面的问题的话,我们的联赛一定会迎来又一次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