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篮球新闻

绝杀慕尼黑:揭秘国际篮球史上最具争议比赛的前因后果

作者:jrs直播 发布时间:2024-07-15 09:03:40

2017年年底,一部刚刚上映的俄罗斯电影《慕尼黑最后一投》(俄语名: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引起了英美媒体的广泛关注,不仅因为该片创下了俄罗斯电影新的票房纪录,更因为它讲述的比赛——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是国际篮球史上最具传奇色彩、争议最大的一场比赛。最后三秒也成为了双方各执一词的争议案件。本文就此场比赛的前因后果进行阐述。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欧洲大陆上落下了一道铁幕。铁幕后面是中欧和东欧的所有旧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索非亚。所有这些大城市及其周边的人口都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内,它们不仅以某种方式受到苏联的影响,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莫斯科的控制。”——温斯顿·丘吉尔,1946 年 3 月 5 日

铁幕演讲被普遍认为是长达40余年的冷战的开始。几乎与冷战开始的同时,1947年,苏联成为国际篮联成员。虽然进入较晚,但得益于众多加盟共和国派出的优秀人才,以及可以绕过职业球员限制的运动队体制,苏联加入国际篮联时已是欧洲最强的球队,并分别在1947年和1951年夺得欧锦赛冠军。1952年奥运会是苏联男篮首次获得世界冠军,虽然最终获得银牌,但在半决赛和决赛中两度不敌美国,也说明依靠举国体制迅速崛起的苏联还不是篮球底蕴深厚的美国的对手,尽管当时美国只派出了一支大学生队。

此后的三届奥运会,苏联队的经历与1952年相似:击败了除美国队之外的几乎所有对手,最终在决赛中不敌美国队,拿到一枚银牌。但苏联篮球水平的提升并未止步,尤其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亚历山大·戈梅利斯基以自己所在的莫斯科中央陆军队为基础,打造了一支新锐苏联队,并在1959年和1963年世锦赛上两度战胜美国队,并在1967年世锦赛上首次成为世界冠军。虽然美国派出参加世锦赛的队伍水平不如国奥队,但这至少说明美国队并非不可战胜。

那是1971年,尽管前一年在南斯拉夫举行的世锦赛上美国队只取得第五名,但看上去只要派出稍微强大的阵容,美国队还是可以夺得奥运会金牌的。然而事情并不简单,各种不利因素正在蚕食着美国队:政治原因和世锦赛的失利让未来的NBA巨星比尔·沃顿早早宣布退出;“J博士”朱利叶斯·欧文一年前还在大三时就选择加入ABA,而沃顿的导师、UCLA的约翰·伍登正忙于在NCAA和ABA之间斡旋,无意接任美国队主教练一职。美国篮协只能请已经退役两年的上届奥运队主教练亨利·伊巴重新出山。

伊巴是谁?虽然当时他已经年近七旬,早已意识到来​​自苏联的威胁,但他曾对《华盛顿邮报》记者说:“和日本人一样,这些俄罗斯人也在巧妙地模仿和学习我们。”但他确实落后于时代,打的还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种没有时间限制的慢节奏篮球。当时篮球场上还是白人的天下,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越来越多强壮、快速的黑人球员正在成为球场的主人。伊巴的风格被很多球员甚至专业球探认为,严重阻碍了年轻一代球员,尤其是黑人球员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1972年奥运会队训练营也是一场噩梦。据最终被淘汰的科米特·华盛顿(就是那个差点一拳打死汤姆贾诺维奇的球员)回忆,伊巴和几位助理教练强调身体对抗,训练量很大,还经常大声训斥,这对于还在读大学的球员来说太过严厉。负责训练他的肯塔基大学助理教练乔·霍尔给华盛顿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以前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对待,他们让你觉得自己是个白痴。”有趣的后续是,华盛顿落选后,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高中好友阿德里安·丹特利,这让这位未来的名人堂得分王放弃了肯塔基,选择了圣母大学。在夏威夷的训练营中,顶替沃尔顿的斯文·内特在短短一周的训练中体重减轻了20磅(约9公斤),他无法忍受,立即宣布退出。

场外的因素也影响了美国队。在训练营中,马文·巴恩斯无数次击败汤姆·麦克米兰,但场外的舆论一致支持麦克米兰,因为两人是当时种族歧视还很严重的美国舆论眼中黑人与白人的极端典范:巴恩斯是黑人,才华横溢又充满邪恶,场下却麻烦不断,绰号“坏消息”;麦克米兰是白人,高中时曾登上《体育画报》封面,学习成绩优异,是继比尔·布拉德利之后第二位获得牛津大学罗德奖学金的大学生球员。最终,麦克米兰挤掉了巴恩斯,入选大名单。参加训练营的不少球员都认为,除了巴恩斯平日里的嚣张跋扈,种族因素也是他未能入选的原因。尽管历经波折,这支美国队最终还是成型了。 虽然没有了沃顿和J博士,上届奥运会美国队也没有贾巴尔和马拉维奇,但依然轻松夺冠。更何况这支球队的阵容深度确实不错,当年的12人中,最终有10人进入了NBA,这也是美国奥运队的一个新高。

太平洋彼岸,苏联篮球如同他们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四年计划。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仅获得铜牌的失败之后,戈梅利斯基和他的助手们在苏联国家队历史上首次对球员的各项指标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并以此标准为依据选拔他们需要的球员。同时,在没有三分线的时代,与伊巴看到球员投远投就会勃然大怒不同,戈梅利斯基早已见识到远投在当时常用的防守战术下的巨大威力,在确定球员后,他给各个俱乐部布置任务,要求俱乐部在训练中注意加强球员不同方面的素质,鼓励球员将投篮范围扩大一米。

但苏联国家队并不是铁板一块,20世纪60、70年代是美苏对抗最激烈的时期,当时苏联出现多起震惊全国的名人外逃事件,文化界、体育界因为有较多的出国交流机会,自然成为重灾区。身为犹太人的戈梅利斯基也成为怀疑的焦点。1970年底,戈梅利斯基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早早解职,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列宁格勒斯巴达克队的弗拉基米尔·康德拉申。康德拉申一上任就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在这支国家队树立自己的威望? 长期以来,苏联国家队的核心队员,如谢尔盖·别洛夫、阿尔扬·扎穆哈梅多夫等,均来自戈梅利斯基执教的军方支持的莫斯科中央陆军队(相当于我们当时的八一队)。近十年的飞速进步,也将戈梅利斯基的名字与国家队联系在了一起。不过,对于一支有政委的球队来说,这个问题并不算太难,康德拉申也顺利度过了过渡期。

康德拉辛的到来确实给苏联队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戈梅利斯基在60年代的贡献不可否认,但长期担任中央陆军的教练职位让他在选择球员上有些狭隘。康德拉辛随即从莫斯科迪纳摩队招募了亚历山大·波洛舍夫。由于莫斯科迪纳摩队多年来一直在联赛中游徘徊,这位传球技术出色的强力前锋一直是国家队的一颗明珠。或多或少出于自私,康德拉辛开始在国家队重用亚历山大·别洛夫,而这个被康德拉辛发现的年轻人确实展现出了过人的实力。和许多在NBA留下传奇的巨星一样,他喜欢在冲击篮板后盖帽,迫使国际篮联为他改变规则。 在得知沃尔顿不参赛的消息后,苏联队决心夺得金牌,而疯狂科学家康德拉辛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国际篮联的30秒规则下,球队的进攻时间将控制在17-19秒,并且放弃以往面对美国队时的防守,改为采取主动进攻,即使面对美国队也要防守。

1972年,奥运会时隔36年再次来到德国。和36年前一样,德国人把奥运会当成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不同的是,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希特勒的狼子野心,而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则要展示一个爱好和平的新德国。第一次设计吉祥物、第一次通过卫星转播比赛、第一次使用电子计时……很多新鲜事物在这届奥运会上亮相。直到1972年9月5日,人们都认为这是一届非常成功的奥运会。

为了洗刷柏林奥运会留下的不堪回首的记忆,慕尼黑奥运会打出了开心牌。主办方甚至降低了安保级别。由于二战后德国军队和警察的严格限制,整个奥运会期间没有一名警察出现在体育场内。这也给了巴勒斯坦极端组织“黑色九月”可乘之机,制造了导致以色列代表团11名成员丧生的慕尼黑惨案。奥运会也因此暂停。虽然这次袭击没有伤害到美国和苏联的运动员,但还是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尤其是美国队那些没有经验的大学生。

1972年9月9日,双方历经波折,终于如期在决赛中相遇。美国队虽然一路走得比较顺利,但在上一场对阵巴西的比赛中,险些打破不败纪录。苏联队前几场比赛都顺利,只有半决赛中古巴队给他们造成了一些麻烦,但绝非易事。男篮决赛最后一天,苏联已经夺得49枚金牌,领先美国,但距离苏联建国50周年,还差一枚金牌。

苏联篮球中以狡猾著称的康德拉申注意到伊巴为了防守没有把道格·柯林斯放在首发,于是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把球队队长、核心后场球员之一保卢斯卡斯从首发中撤下,换上当年选拔中唯一符合戈梅利斯基2.2秒跑完20米标准的扎坎德耶利泽,以加强防守和冲击力。这一招果然奏效,他断球后造成了快攻,虽然被前段时间刚入选名人堂的博比·琼斯犯规。

前面提到,苏联队在康德拉申的带领下打出了更具侵略性的风格,而美国队缺乏天赋,战术也过时,因此比以往更加强调防守。这使得两队的对决和之前一样,只不过被打得被动的是美国队。在亚历山大·别洛夫罚球为苏联拿下第一分后,美国队再次出现失误,萨坎德利泽又一次快攻中两罚全中,导致汤姆·亨德森防守犯规。

随后萨坎德利泽又一次抢断成功,苏联队以5-0取得梦幻开局。

到此时,苏联队的王牌还未完全发挥出来。苏联队自戈梅利斯基时代起,后场就有了世界级的“红杰里韦斯特”——谢尔盖·别洛夫。在戈梅利斯基的调教下,他的中远投杀伤力颇为可观,也让美国人见识到了他的厉害。他借助掩护连续中距离投篮,甚至越过美国后卫头顶强投,连得十分。

在萨坎德利泽再次快攻得分后(ABC评论员不禁惊呼“哇!他好快啊!”),苏联队已取得19比9的领先优势,这是美国队在本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在落后巴西队9分的情况下,首次在奥运会男篮比赛中落后对手两位数。

美国队在开局不利之后,终于在汤姆·亨德森的带领下奋起反击。

上半场结束,苏联队依然保持着26比21的领先优势,真正的强攻即将到来……

中场休息时,肯尼·戴维斯和汤姆·麦克米兰在更衣室里对伊巴防守第一的策略表示质疑,在落后的压力下,伊巴默许了,让球员自己处理场上的情况。

下半场,美国队加快了节奏,更多地进攻篮下,但苏联队不甘落后,继续保持火热状态,双方分差仍旧维持在5-7分。下半场,原本就略显急躁的美国小将们越发暴躁起来。

直到比赛还剩12分钟时,比赛的第一个转折点才出现:苏联队的米哈伊尔·科尔基亚与美国队核心球员之一德怀特·琼斯在一场篮板争夺战中发生冲突,双双被罚下场。

ESPN等美国媒体在回顾这场比赛时,经常说科尔基亚是苏联队中不起眼的人物,这场比赛是他首次亮相奥运会,其作用就是故意激怒并最终淘汰对美国队极为重要的德怀特·琼斯。

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第一,科尔基亚参加了奥运会全部9场比赛,场均能得到5分,是苏联队重要的轮换球员,如果他只是个替补队员,康德拉辛绝对没胆量让他在决赛中首发。第二,在科尔基亚和琼斯发生冲突之前,琼斯已经对科尔基亚做出过大动作,因此,这次冲突更多是双方的恩怨,而非苏联队故意为之。

当比赛还剩10分钟时,谢尔盖·别洛夫拿下本场第15分,将比分扳为38比28,打破美国队不败纪录的目标已近在咫尺。

此时苏联队因体力下降突然断电,耶杰什科掉球,谢尔盖别洛夫踢球,扎穆哈梅多夫和萨坎德利泽连续四次罚球不中。美国队也抓住机会,在凯文乔伊斯跳投得手后,美国队在比赛还剩三分半钟时将比分追至42-44,悬念顿时产生。

虽然苏联队凭借保劳斯卡斯的罚球勉强保持领先,但美国队却在一点点缩小差距,随着吉姆·福布斯的中距离投篮,美国队在比赛还剩40秒时将比分缩小到48-49。

苏联队此时的任务是尽量拖延投篮,直到30秒投篮时间即将到期,而苏联队也确实做到了。球权最终交给了亚历山大·别洛夫,他此时的决定改变了比赛:

他的投篮被麦克米兰封盖之后,苏联队进攻时间只剩下三四秒。此时亚历山大·别洛夫没有把球传给状态不佳的保劳斯卡斯和同侧无人防守的谢尔盖·别洛夫,而是冒险将球传给了弧顶的萨坎格里泽。此时道格·科林斯抢先一步将传球截断,萨坎格里泽慌忙追身,对飞身上篮的科林斯犯规。科林斯的上篮没有进,而且自己也是猛打篮筐半天没能追回。

比赛时间只剩下三秒,在场的任何人都不会想到,这将会是国际篮球历史上最长的三秒。

此时,有人建议伊巴换人来主罚,但伊巴对科林斯很有信心,他表示“如果科林斯能站起来,那两罚他一定能投中”。事实上,科林斯也没有辜负伊巴的信任,在接受简单治疗后,他站起来,走向罚球线。美国队能否捍卫奥运会不败战绩,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被称为史上最年轻美国奥运代表队的队伍能否捍卫辉煌,一切都取决于科林斯的两罚一中。

科林斯两罚全中,美国队终于将比分反超,看来美国队虽然历经艰难险阻,但奥运会不败的金牌也保住了。扎穆哈梅多夫将球传给了谢尔盖·别洛夫,当别洛夫带球到中场时,比赛还剩1秒,意外发生了。

苏联队助理教练谢尔盖·巴什金冒着被判技术犯规的风险冲进球场要求巴西裁判里盖托暂停比赛,他声称苏联队之前提出的暂停申请没有生效,需要先执行暂停申请再发球。

这是这三秒钟里第一个关键问题:苏联队的这个暂停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该如何处理?

当时,教练可以通过按下按钮告诉技术台,自己需要暂停。按照规则,教练可以决定是在对方两次罚球前,还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罚球之间叫暂停。康德拉辛计划在两次罚球之间叫暂停。他后来回忆说,自己对这台只在本届奥运会上推出的机器有些担心。他朝技术台方向望去,看到一名工作人员向他点头,这才松了一口气。

科林斯第二次罚球前的压哨球响起(来源:网易体育)

从比赛录像中我们可以听到,在科林斯第二次罚球之前,蜂鸣器响起,也就是说技术台确实收到了苏联队的暂停请求,但蜂鸣器响起已经晚了,此时的科林斯已经举起球就要投篮,裁判也没有及时做出反应停止比赛。

情况到了这一步就比较棘手了,因为科林斯罚进第二球后,苏联队无法叫暂停,如果苏联队的暂停有效,那么科林斯就得重新罚第二球。最后里盖托裁定苏联队的暂停请求无效,那么比赛应该什么时候恢复呢?是科林斯罚进第二球三秒后,还是巴什金中断比赛一秒后?

美国和里盖托都倾向于一秒的胜利。这时,坐在看台上的苏联代表团成员尤里·奥泽罗夫走向了他的一位老朋友,正是这位老朋友的决定改变了三秒的进程。他的名字叫威廉·琼斯,国际篮联创始人之一,自1932年起担任国际篮联主席。

琼斯走上球场,竖起三根手指(下图右下角),对技术台说道:“三秒!三秒!”他的建议也得到了在场的国际篮联技术委员会代表的支持。最终裁定是:苏联队的暂停请求无效,比赛从三秒开始重新开始,苏联队从底线发球。

虽然请求暂停没有起到作用,但康德拉辛趁着混乱向场上的球员们讲解了接下来的战术,同时做出了一个隐性换人:用伊万·耶杰什科换下了扎穆哈梅多夫。

苏联队重新获得发球机会,发球的是刚刚上场的叶杰什科。在麦克米兰长臂的掩护下,叶杰什科将球传给了不远处的保劳斯卡斯。保劳斯卡斯送出一记横跨球场的长传。就在球出手的同时,终场哨声响起。保劳斯卡斯的传球终于击中了篮板,亚历山大·别洛夫投篮不中。这也让现场观众、美国队球员,甚至为苏​​联中央电视台解说这场比赛的尼娜·叶廖米娜都以为比赛结束了。

但苏联队现在要求重赛。

原因在于计时器并没有停在0秒,而是停在了50秒,三秒计时表居然从53秒数到了50秒。在观众“美国”的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中,琼斯再次站在苏联一边,要求计时器从三秒开始计时。那场比赛的计时员之一约瑟夫·布拉特(没错,就是后来的国际足联主席)后来解释说,计时器和比赛结束信号是分开的,所以这个在今天不可能实现的操作在当时是可行的。此时,美国队的助理教练哈斯金斯建议全队立即离开赛场,让国际奥委会来决定比赛结果,但伊巴害怕这样会激怒国际篮联,失去下届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其次,他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三秒后发球的苏联队只是在苦苦挣扎。

这样的要求在今天看来确实有些不合理,但回过头来看第二次发球可以发现,从保劳斯卡斯拿到球到比赛结束的时间,明显只用了不到三秒钟。